中醫資訊 - 禮叔素問.中醫與生活.cmu17.com - Page 4
此文章分類為︰ 【中醫資訊】

方劑名稱的介紹(三) ◎孔聖枕中丹◎


孔聖枕中丹◎  出處:《備急千金要方》

  本方由龜板、龍骨、遠志、菖蒲四味蜜丸,黃酒送服。用於心血虛弱,精神恍惚,心神不安,健忘失眠等症。有補心、安神、益智之功。
  「孔聖」,指孔子,封建統治者尊他為「聖人」;「枕中」,古時枕形箱篋,中可儲物。本方取龜(板)屬陰而靈、龍(骨)陽而靈,借二物之陰陽,以補身之陰陽,假二物之靈氣,以補心之靈氣,再佐以芳香苦辛之味,通腎起以開心竅。喻本方服之可治健忘諸證,使人智慧聰明,讀過之書猶如古時聖人一樣過目成誦,又如藏於枕篋一般勞記不忘。故稱為「孔聖枕中丹」。


方劑名稱的介紹(二) -◎二仙湯◎


◎二仙湯◎
  出處:《中醫方劑臨床手冊》

    本方由仙茅、淫羊藿、當歸、巴戟天、黃柏、知母等六味藥物所組成。用於治療更年期綜合症、高血壓、閉經,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見有腎陰、陽不足,而虛火上炎者。有溫腎陽、補腎精、瀉腎火,調理衝任之功效。
    更年期綜合症,中醫認為是腎氣衰、天癸竭,衝任虛損所致。
    本方有溫補腎陽、滋養腎精之仙茅、淫羊藿、巴戟天;調理衝任之當歸、巴戟天;瀉腎火之知母、黃柏,故而效果可靠。「二仙」,即本方有仙茅、仙靈脾(即淫羊藿之另一名稱)兩藥,並以其為首,故名之。另外亦寓運用之後,功效奇特如神似之意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「二仙湯」跟「二仙膠(龜鹿二仙膠)」是完全不一樣的方,不過都有「仙」這個字的原因倒是相同,表示該方有如神仙般的強力功效。二仙湯中的「仙靈脾」,即中草藥「淫羊藿」,這味中藥堪稱名字最引人遐想的一味藥材了,不久之前中天的「大學生了沒」校園背包客單元造訪母校中國醫藥大學,上節目的某位校友還特別介紹了這味藥材,沒聽過的我再說一遍吧:


中醫談情志病

   最近看大長今重播,提到所謂的『鬱病』,是七情內傷病症的其中一種。其實七情致病就是現代所謂的情志病,簡單說就是肇因於情緒所引起的一連串身體不適症狀。

中醫談情志病

  臺灣地區過去幾年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,國民所得遠過壹萬美元,邁入開發中國家之林,國人為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,所需承受的壓力概可想見;近幾年則是因為經濟蕭條、政局動盪不安,社會工作機會的競爭情況更為嚴重,學生的升學壓力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議題。也就因為有這些沉重的壓力,致使國人罹患精神官能症的人數有日益增加的趨勢,根據統計報告其人數可能已超過二百萬了。可見這個問題的嚴重性,尤其是所謂的「新新人類」的狂飆行為、越來越多令人難以理解的社會案件,更是令人悚目驚心。但是到今天為止,現代醫學只能運用鎮靜、安眠、抗憂鬱的治標的方法以控制病情,是以如何尋求傳統醫學「中國醫學」的治療,實乃值得探討的課題。

何謂情志病?


肱骨外上髁炎、肱骨外上體綜合症、網球肘

      有很多人都聽過網球肘這個名詞,常有老闆(病患的尊稱)會很好奇說:我又不會打網球,怎麼會有網球肘?其實網球肘只是一個俗稱,正確的醫學名稱是肱骨外上髁炎,因為這是打網球運動很常見的運動傷害,而且與其使用力道跟揮拍有關係,所以被醫學學者以此命名稱呼之。接下來就來介紹肱骨外上髁炎這個病症。

(資料來源\中醫推拿學)
肱骨外上髁炎又稱肱骨外上體綜合症,或稱之為“網球肘”,多發於中壯年及勞工族群。
(一)橈側伸腕肌起點骨膜撕裂,引起骨膜下出血,形成小血腫,促使局部組織黏連、機化、鈣化、骨化,從而造成肱骨外上髁骨質增生,形成一銳邊或小結,使伸腕肌腱受到經常性刺激而發生本病。
【檢查】
(一)壓痛:肱骨外上髁上方壓痛,為橈側腕長伸肌起點扭傷;肱骨外上壓痛,為橈側腕短伸肌起點扭傷;橈骨小頭附近壓痛,可能為環狀韌帶損傷;橈側伸腕肌上部廣泛而明顯的壓痛,則有血管神經束受擠壓的可能。

【病因病理】
     
本病大多發生在前臂旋前,腕關節主動背伸時的急性扭傷或慢性勞損。前臂在旋前位時,腕關節經常或突然猛力作主動背伸活動,使前臂橈側伸腕脫經常處於強烈收縮狀態,就可出現以下病理變化:


方劑名稱的介紹(一)

       中醫方劑的名稱很有趣,有時候是以主要藥物為命名,如桂枝湯、麻黃湯、天麻鉤藤散等等;有時候會以藥物項目總數和主要作用為名,如四物湯、五苓散、六君子湯、七寶美髯丹、八珍湯、九味羌活湯、十神散、十六味流氣飲等等。而比較特別的一種,則是有背後故事或是有引申涵義或寓意的,不只學中醫的人覺得有趣,有一些外國人對這些藥名也是充滿興趣的,尤其是翻譯成外國名稱時,更是趣味橫生,先簡單介紹幾個比較著名的方劑名稱的由來,之後再陸續推出其他的,爾後到中醫門診就診時,對所使用的藥物也能有更多一層的認識。


中醫轉骨觀念–『男孩長的像王建民,女孩長的像林志玲』

中醫轉骨觀念

      當小孩子逐漸進入青春期時,許多家長開始會打聽有關「轉骨」的藥方、食療,並且在三餐飲食上加倍用心,期望孩子能長得又高又壯、『男孩長的像王建民,女孩長的像林志玲』。究竟什麼是『轉骨』?該如何正確針對轉骨發育期的小孩加以調理呢?

  『轉骨』是指當兒童進入青春期時,為成為成人的一段生理及心理上的變化時期,因此是人體各器官成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,其生長速度僅次於嬰兒期。所謂「青春期」是年齡從10-12歲開始,一直到16-17歲,目前有研究顯示學齡兒童青春期的發生時間已經逐漸提早了,故大約女性在五六年級已經開始有初經,而男性在六年級也有開始出現第二性徵或變聲的情形。通常女生會比男生早發育,但實際上每個青少年的成長發育期不盡相同,有些較早熟,如前述的出現在小學階段;有些則發育得較晚,上國中了仍舊生長遲緩。

日本便宜訂房: 東京 大阪 札幌 京都 函館 名古屋 青森縣 廣島 釧路 旭川 更多日本城市
Powered by WordPress | Designed by: Free WP Themes | Thanks to All Premium Themes, Best Free WordPress Themes and
樂天日本住宿優惠